瀝粉裝飾畫技法
瀝粉裝飾畫在我國古代的傳統(tǒng)壁畫、建筑裝飾,特別是梁柱房檐下的彩繪中常常有所運用,通常面積不大。在裝飾畫的壁畫上大面積使用瀝粉,應(yīng)該說是近代的事。瀝粉畫古樸、渾厚、富麗,也比較簡便易學。
1、工具
瀝粉裝飾副工具應(yīng)該說是比較簡單的,最卞.要的就是瀝粉鐵管的制作。現(xiàn)在有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,就是用一塊馬口鐵,卷成岡錐形,將接縫焊好,圓錐高度一般不超過8厘米,錐口的直徑控制在2厘米左右即可(圖-27)。鐵管做成之后,還需在大口一端焊上兩個鐵環(huán),鐵環(huán)之間距離為1厘米左右,然后找一塊比較厚的塑料布,直徑30?40厘米,把鐵制瀝粉管大口放在塑料布中間,大口被塑料布蓋住,往下兜,在兩個鐵環(huán)間用線繩系緊打結(jié),最后系的這條線繩應(yīng)該長些,系上一段鐵絲,用于清除鐵管堵塞。最后把蓋住人口的一部分塑料布剪掉,至此瀝粉漏子就可以用了。
2、粉漿的配置
粉漿的配制方法有許多種,但目前常用方法主要是白乳膠調(diào)立德粉,再加適量的滑石粉,一般比例是白乳膠一份、立德粉一份、滑石粉0.3份。先把白乳膠用水稀釋開,水和膠的比例是一份膠加三份水。膠稀釋幵后把兩種粉慢慢加入膠水中,邊攪邊加,直到成糊狀。粉漿太稀立不住,但也不能太稠,太稠線條太吃力,瀝粉時要以出線順暢、粉線挺立為基本標準。
3、瀝粉
在瀝粉之前,一定要先把畫稿拷貝到預(yù)先裱好亞麻布的板面或墻面上,然后根據(jù)線稿瀝粉。瀝粉時,要注意讓線條流暢、挺拔。苺根線要一氣呵成,中途不要停頓,以免出現(xiàn)過多的接頭,給人以運氣不連貫之感。如果線條擠得不理想,應(yīng)馬上鏟除,以免干后難以處理。
4、著色
瀝粉線條干透后,就可以幵始設(shè)計畫面的色彩,并以聚丙烯顏料作畫。不同于水彩、水粉,聚丙烯顏料干后就再也不能被水稀釋,因而每次上色不宜人厚,主要采用渲染罩色的方法,層層渲染,因聚丙烯顏料有一定的透明性,色彩重疊后的透明效果比較好,通常瀝粉畫用色可單純、濃重、沉穩(wěn)一些。最后的金銀線在較重的底子上就可產(chǎn)生最佳的裝飾趣味。在這里要強調(diào)的是,著色時一定要把瀝粉線條空出來,不要把瀝粉線條也染上顏色,這樣,可以保持瀝粉線條的光滑。
5、貼金
貼金是瀝粉畫的最后一道工序,也是最能提神的點睛之筆,所以要仔細操作。傳統(tǒng)瀝粉畫的貼金工藝是先把金膠油(桐汕加適量淸漆熬制)仔細描在瀝粉線上,待八成干時再貼金箔。油過干,貼金箔時很容易脫落;過濕,金箔不亮。在貼金箔時,最好戴上口罩,免得呼吸的氣流影響金范的定位。金锫貼上去之后,一定要用羊毛筆將貼了金箔的瀝粉線稍稍按壓一下。整個畫面貼金之后,要檢查有無漏貼之處。
瀝粉在現(xiàn)代裝飾畫中潛力巨大,它既可用于一般裝飾畫的制作,也可用于大型壁畫的制作,可使畫面豐富多彩,達到其他畫種所不可能有的獨特效果(圖6-28、圖6-29)。
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:小米手繪網(wǎng)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course-395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