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名畫《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》布面油畫,矯飾主義運動高峰時期的縮影
■埃爾•格列柯[El Greco]■布面油畫,487x360cm,1596年■現(xiàn)藏于托萊多圣托梅教堂
〈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〉題材源于中世紀的宗教故事:奧爾加斯伯爵是托萊多市有名的紳士,曾向圣多美教堂施舍大筆財產(chǎn),由于他對教會虔誠,在他去世后,應埋在這個教堂內(nèi)。在舉行葬禮時,天國派來兩位圣徒,親手埋葬伯爵。畫面按照嚴謹而奢華的彩色玻璃畫構(gòu)圖,描述的就是當奧爾加斯伯爵下葬時圣者來臨的情景。畫中整個天庭與葬禮合在一起,通過人物排列的疏密對比自然而然地分隔成兩部分,上部是伯爵在天國與圣母和基督在一起,下部是他的遺體下葬的場面。格列柯把這傳奇的故事再現(xiàn)為一個當代的事件,許多本地貴族和牧師的肖像都出現(xiàn)在葬禮行列之中。我們看到的仿佛是托萊多社會的綜合體,僧侶、法官和統(tǒng)帥都出現(xiàn)在了畫面中。畫家用令人眼花繚亂的色彩描繪甲胄與祭服,其絢麗的色彩和筆觸所表現(xiàn)的質(zhì)感效果,恐怕連提香都望塵莫及。畫家利用強烈的短縮法表現(xiàn)人物形象,目的是創(chuàng)造一種錯覺,讓我們感到天國無限的空間,與下半部世界形成鮮明對照。而天堂部分的畫法也與下面的人間部分完全不同。云彩、人物的四肢和衣飾猶如隨風燃燒的火焰,無一不趨向處在遙遠的上方的耶穌基督。在這幅畫中,格列柯對藝術的形式和色彩進行了大膽的夸張與變形,變形拉長的人物,快筆揮刷和亮麗的、有時甚至帶點怪異的色彩。這些特點打破了當時繪畫的沉悶畫風和清規(guī)戒律,可謂是矯飾主義運動中高峰時期的縮影。
世界名畫《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》布面油畫作者簡介
畫家埃爾•格列柯(1514-1614),出生于威尼斯統(tǒng)治下克里特島首府的一個域市小資產(chǎn)階級家庭,1570年去了羅馬。住在威尼斯期間,受丁托列托和提香影響較大,早期作品體現(xiàn)出較強的威尼斯畫風。到羅馬后,醉心于拉斐爾與米開朗基羅的藝術。1577年來到了西班牙的故都托萊多。托萊多是西班牙沒落赍族聚居的地方,這里的卡斯提爾舊貴族和國王有矛盾。在1561年國王遷都后,這里更是充滿了荒涼、寂寞的氣氛。侈列柯來到這里,意想不到地受到了舊貴族們的熱烈歡迎,從此失意的格列柯便與失意的舊貴族在思想上取得了某些共鳴。在托萊多.格列柯因給圣多明戈修道院祭壇繪制《圣母升天》一畫成名。在托萊多的最后30年中,格列柯創(chuàng)造了一種題材主要是苦修的圣者.受難和神圣家庭場景,飽含深刻的宗教激情以及對身體外表的尊重和熱烈色彩的繪畫。自1595年起,恪列柯遠離現(xiàn)實,晚年時性格變得孤僻、埭動,這種情緒反映在他的作品上:人體拉長了,失去了沉重的肉體感.越來越像有時照亮畫面的火焰,冷色、蒼白的光線被頻繁使用。
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:小米手繪網(wǎng)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pic-10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