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明園四十景圖之《接秀山房》圖
接秀山房:位于福海東岸南部,建于1731年(雍正九年)前后。
此處前俯巨湖澄碧,遠望西山秀色。
本景區(qū)建筑的命名曾有改變;正殿接秀山房后改懸“云錦墅”額。最南部的院落于1817年(嘉慶二十二年)改建成三卷大殿“觀瀾堂”。
接秀山房內(nèi)部裝飾全部采用紫檀木漆器,上面都嵌以金銀、寶石、象牙等,這些奇珍異寶上都鏤刻著山水、樓閣、人物、花木、蟲鳥。這種裝飾,從設計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一周姓工匠所創(chuàng)始,故稱周制,在我國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:小米手繪網(wǎng)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pic-56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