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畫的畫樹技法(中國畫技法圖例)
樹木在山水畫中占有重要地位。一幅美麗的景色離不開樹的光彩,可是有人并不經意。當然樹是千變萬化的,也是較難表現(xiàn)的,但是立志于畫山水畫的有志之士,應當首先攻破這一難關。
傳統(tǒng)畫山先畫樹。往往以樹木多姿的變化,繞映著山石、河流,構成一幅神奇迷離的優(yōu)美的畫面。
傳統(tǒng)的樹木只有松、柳、槐、桐才能區(qū)別出名來,其它一律稱為雜樹。
一、畫樹的起手式
畫樹先畫干,后畫枝,再畫葉。故學畫樹先從畫祜樹開始,以掌握畫樹干的要領。畫樹的方法有兩種:一為雙勾,二為單勾。
畫樹干的筆順
雙勾的筆順,從左側緣開始,一般從左上向左下畫,右邊由右下向右上畫。也可從上至下,從下至上。
二、樹的結構
古人說:“樹分四歧”,就是指樹枝前后左右生長,而形成的立體。又說:畫樹要圍樹轉一周,選擇最適合表現(xiàn)的一面來畫,意思是要選擇角度,不是自然主義地萌繪。
畫樹要研究樹的生長姿態(tài)。各種樹都有各自的結構和性格,藝術作品中的樹不能像畫標本那樣呆板,毫無生氣。
一棵樹的枝干要有疏密關系,形成構圖。兩棵樹在一起,樹與樹之間要有前后遠近疏密。用墨要有濃淡,用筆要有虛實。前樹要以濃墨,后樹要以淡墨依次由濃到淡,形象由具體到模糊。
畫樹的姿態(tài)要有變化。樹有兩株在一起的,有三株在一起的。兩株以上者叫叢樹。
特別是要重視樹與樹之間的穿插變化。老樹和幼樹,高樹和矮樹,倚樹和直樹,遠近、左右、疏密務要掌握規(guī)律。到生活中去,反復觀察實踐,做到舉一反三。
三、樹葉的畫法
畫春、夏、秋季的樹,樹葉有兩種畫法:一種是點葉,一種是夾葉。
樹,有的只畫點葉,也有點、夾葉混用的。在點葉的樹叢中兼幾株夾葉,顯得格外生動。根據樹種的不同,傳統(tǒng)畫法有很多種類,古人把樹葉都規(guī)范化了,也即是程式化。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幾種。
(1)點葉
點葉時要有濃、淡、強、弱關系。點與點之間要有空隙有節(jié)奏,以求“透氣”,不可模糊一片,要有空氣感和厚度。點葉用墨要有濃、淡、干、濕,染墨時隨著濃淡關系,色階可深可淺。無論濃、淡,染色和染墨都不能超過點的墨色,染過火則渾濁一片而不見筆。染汁墨(色)和點葉調子拉的太大則感到單薄。染汁墨(色)應根據需要,不能一次染完。第一次染一遍汁墨(色)要按照點葉濃淡關系來染。第二次、第三次調整。一次染完很容易死板。要注意:每次染完,待干后才能再染二遍、三遍。干與不干效果是不一樣的。
(2)點葉用筆法
▲介子點、個字點:按畫幅大小可用衣紋、山水、蘭竹等毛筆(筆要八成新),筆順如同寫字。落筆稍輕,中間壓筆,收筆又輕。也可以落筆重,收筆輕。一簇簇的葉子,只要筆法統(tǒng)一,可以大膽落筆,要畫得生動活潑。“介”、“個”點是基礎練習,要用中鋒,很多樹木葉子都離不開這種形象。如柳葉、日本櫻樹葉、竹葉,用途較廣,不斷鍛煉,隨機應變,熟能生巧。
▲胡椒點:用衣紋山水、蘭竹的禿舊筆,不要叉。墨要飽滿,直上直下地掇點下去,如高山墜石一般,要用中鋒筆,點形圓,疏密、聚散、干濕、濃淡根據需要隨意點畫。但必須熟練,點忌壓落和重疊。
▲松葉點:點法種類很多,它是最常見和經常用的點法。用衣紋、山水、蘭竹筆點。根據畫的風格需要,可用新筆,也可用八成新的筆,每根松針必須有力。扇面型松針可從左至右畫,也可從中間向兩邊畫。有起筆輕,落筆重者;有落筆輕,起筆重者;也有起、落筆均勻者??梢噪S作畫者心愿。
▲小混點、大混點:用書畫筆、蘭竹筆,八成新為好,筆的虛尖磨禿。蘸墨飽滿,用筆腹,一點一點去點。點下去的筆不要急速收筆,待形成混點后再收筆。小混點、大混點,指點大小而言,畫法相同。
▲尖頭點:用衣紋、蘭竹等新筆,起筆輕要露鋒,落筆重,形要短小,筆酣墨飽,連續(xù)不斷地有節(jié)奏地疏疏密密地依次點去。這種點用處很大,點草、點松葉等都用。
▲梅花點:點似梅花,用山水或蘭竹八成新的筆,從右往左輪回點成圓形但必須是五個點。
▲破筆點:用破舊的蘭竹或山水等筆,先將筆毛在調墨碟里掇撮耍叉后再在紙上用輕重不同的力量點下去。點子形不規(guī)整,效果自然生動。
點的種類很多,以上幾種點法能熟練地掌握了,其它點法便觸類旁通迎刃而解。以上幾種點法,僅供參考。
點葉方法是畫家在藝術實踐中創(chuàng)造的,后人不斷加以總結。最關鍵的是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,通過學別人的經驗來創(chuàng)造自己的點法。
(3)夾葉畫法
夾葉是用雙勾法來畫不同的樹葉,比較工細。古人通過藝術實踐創(chuàng)造了許許多多的樹葉形象。
柳:柳樹的夾葉,畫近景或風格比較工細的畫可用夾葉。夾葉較為具體,從上往下畫??捎萌~筋、山水、蘭竹等新畫筆,用筆尖中鋒勾畫。
楓:傳統(tǒng)畫楓葉,用三角形較多。因為林木距我們畫家立腳點較遠,只畫感覺,用兩筆勾成。近樹葉的形象應當具體些為五角形。畫楓樹一般都描繪秋天,紅色楓葉鮮艷富麗。用新衣紋,山水畫筆中鋒勾畫。每個葉片起手從左往右下畫,畫到一半時再由右往下畫。
槐:槐樹葉、核桃葉都是對生葉。單葉形象橢圓形。一棵樹一簇簇的夾葉。首先畫前一組,先畫葉梗,再畫葉緣。勾葉時用勾勒法,先畫左邊葉片。根據風格的不同,可用新筆,也可用舊筆。
橡樹葉:畫橡樹葉的方法,可以較為具體,也可以圈代替,和以上夾葉方法其規(guī)律性都是一樣的,可參考著來畫。
夾葉種類很多,必須多觀察、寫生,自然有體會。
(4)點葉和夾葉的混合畫法
點葉是山水畫中畫樹的一種表現(xiàn)方法,也是一種風格。在點葉樹叢中適當加幾株夾葉樹顯得生動活潑,起著透氣的作用。
夏季里的夾葉用草綠和墨綠來著色,也可用石青石綠。秋季夾葉用朱砂或朱碌、黃色、赭石色。在點葉樹叢中顯得有強烈的光感。
夾葉樹叢中也可以加幾株點葉,也同樣生動活潑。
穿插要有變化,疏密關系要適當合理恰到好處。
初冬,葉子大多掉光了,可是有幾株頑強的樹還沒有把葉子掉光,這是枯樹中的夾葉。
四、幾種樹的畫法
無論畫什么樹,都要從祜樹開始。把枝干畫好后,再點葉。點葉時要注意樹冠輪廓的變化,疏密有序。點葉和夾葉的畫法都要有順序。
柳:柳樹是比較難表現(xiàn)的樹種。傳統(tǒng)畫柳樹表現(xiàn)手法多樣。柳樹干、枝、條質感都不一樣:干蒼老,枝挺韌,條細嫩輕柔(其它樹種也是這樣規(guī)律)。柳樹種類也不一樣,池塘邊的垂柳,坡地的楊柳,還有觀賞的龍須柳……垂柳,柳條下垂,畫法是:枝干用筆從上向下,條條從下往上反筆而行。柳條末稍不能藏鋒,畫的效果要輕盈。用衣紋、山水畫筆,新舊都可使用,只是效果不同。
點葉柳樹,先畫干枝,點葉處干枝不要畫全,留空點葉。
松:松的種類很多,紅松、杉松、落葉松、墨松、魚鱗松、馬尾松、雪松等。古人畫松很少畫森林,畫一棵到三棵的蒼松、虬龍古松。松可以從皮到枝葉來識別它。一朵扇形的松針如似圖案,這種畫法是加以程式化了,畫松的手法很多,可以用點葉法、針葉法。從發(fā)展的觀點來看,古人留下的畫松方法已遠遠不夠了,我們應當在生活中創(chuàng)造畫松的技法,創(chuàng)造新的程式。
畫扇形松針,每朵要重疊,不要單擺浮擱,這樣才能畫出厚度來。勾完干待干后,用淡墨(或墨綠色)烘染。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小米手繪網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course-25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