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造真實感的"黑白空間"——"三點布光"
1.如何控制畫面色調,并且畫出層次豐富的明暗關系,營造出真實的“黑白空間”?
在中長期的素描訓練中,深入塑造階段,如何控制畫面色調,并且畫出層次豐富的明暗關系,營造出真實的黑白空間,成了讓很多同學困惑的難點問題。
馬保中《自畫像》
2.遇到“散光源”怎么處理明暗?“自然光”怎么畫?
很多習慣了畫室燈光作業(yè)和天光作業(yè)的同學,遇到自然光或者多個光源的情況時就感到束手無策。
針對素描中明暗處理的問題,我們可以分三個步驟來進行:
①根據形體結構分面
不管遇到什么情況,始終記住素描要解決的核心問題——形體結構和空間。光影只是表象,不管光線怎么變,形體結構和空間關系是不變的。我們都要透過光影表象看清形體的實質,然后根據形體結構分面。
②判斷面的方向
體塊中的面都是有方向的,大致可以給它們劃分為上、下、左、右、前、后六個大面,讓我們對體面空間形成清晰整體的認識,為下一步的明暗處理打好基礎。
底面——眉弓、鼻底、顴骨底、上嘴唇、下巴底等。
頂面——頭頂、前額上部等。
前面——前額、眼球正面、鼻子正面、顴骨正面、下巴正面、脖子正面等。
側面——顳骨、顴骨側、眼球側面、鼻子側面、脖子側面等。
背面——枕骨、脖子后側。
③根據“三點布光”原理,劃分黑、白、灰關系
簡單地說,“三點布光”原理就是把空間中的物體概括成六個面,然后上下、左右、前后方向各選定一個光源,物體上就有了來自三個方向光源點的照射,三個光源中選擇一個主光源,其他兩個為輔助光源,我們稱之為“三點布光”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受光,劃分黑、白、灰大面,控制畫面大的基調。
素描人像寫生中,常見的有三種情況。
頂光一一頂、側、前
受光面:上(亮)、側(亮灰)、前(亮灰);
背光面:底(重)、反側(重灰)、背(重灰)。
側光一一頂、側、前
受光面:上(亮灰)、側(亮)、前(亮灰);
背光面:底(重)、反側(重灰)、背(重灰)。
底光——底、前、側
受光面:底(亮)、側(亮灰)、前(亮灰);
背光面:頂(重)、反側(重灰)、背(重灰)。
如果是左右來光,或者前后來光、上下來光,從畫面的整體性出發(fā),就要求我們對光源的選擇有所側重或根據受光分析主動地處理畫面,尤其是在多個光源或者自然光的情況下,學習“三點布光”,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地控制畫面的整體黑、白、灰關系。
繪畫是視覺藝術,眼睛的整體比較觀察就顯得尤為重要。反復地對比,同時再結合光與形體空間的關系進行“受光分析”,我們就可以對亮面、亮灰、暗面、重灰進行不同層次的梯度劃分,最終形成層次豐富的明暗色調,表現出真實的“黑白空間”。
藝術的真實不同于自然的真實,源于自然,高于自然,這就要求同學們尊重對象,尊重規(guī)律,將觀察和理解結合起來,在反復的實踐中提高繪畫水平。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小米手繪網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article-8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