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鯨《顧夢游像》軸賞析
曾鯨《顧夢游像》軸,紙本、設(shè)色,105x45cm,南京博物院藏。
本幅右上篆書題“顧與治先生小像”,楷書署款:“曾鯨畫像,張觀補景,田林篆。”據(jù)此,知此圖主人公顧與治為曾鯨畫,山石背景由張覯繪。
張觀,又作張風(fēng),字大風(fēng),號升州道士,上元(今江蘇南京)人,崇禎(1628?1644年儲生。擅長®人物、山水、花卉,風(fēng)格簡逸縱放,不拘一格。
顧夢游(1599?1660年),字與治,上元(今江蘇南京)人,貢生。工古文辭,善行草書,與黃道周、龔鼎孳、周亮工、冒襄等名士相友善。
此圖未署年款,不知確切創(chuàng)作年月,但從合作者張風(fēng)、被畫人顧夢游均為上元人分析,這件作品應(yīng)當(dāng)是曾鯨晚年定居南京時所畫,故可推斷作于晚年。
畫面顧夢游作文人裝束,端坐崖邊石臺上。身材微胖,面龐方IMI,胡須濃密,鼻大嘴寬,外貌特征明顯,一望而'知是寫生之作。畫法也用寫實的“墨骨法”,勾勒輪廓后以淡墨作深淺暈染,再罩上赭色,故臉面顯得較暗,但立體感甚強。衣紋的色彩渲染也較強,具起伏凹凸之態(tài)。此像反映了曾鯨“墨骨法”的典型面貌,亦可證作于晚年。
張風(fēng)的山石背景畫得很寫意,用筆縱逸,景致荒率,既傳達(dá)出主人公忐在山林的情趣,也通過粗細(xì)對比突出了人物主體,合作得可謂很成功。(單國強)
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:小米手繪網(wǎng)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pic-17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