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意畫的筆的技法
執(zhí)筆法,基本上和寫字一樣,要豎管豎鋒。作畫時筆管可直可橫,可豎可臥,任意運動,不要拘泥。
筆鋒中鋒(也叫正鋒)、側(cè)鋒(也叫偏鋒)、藏鋒、露鋒、逆鋒、順鋒等。
1.中鋒:中鋒主要標志是筆鋒居于線條的中央。它的藝術效果是有含蓄、圓渾、厚重感。中鋒的行筆要快慢結(jié)合,快了容易輕浮,慢了妨礙流暢,提按要比較均勻,行筆要穩(wěn)重些。
2.側(cè)鋒:也叫偏鋒。偏鋒的標志是筆鋒在線條的一側(cè),程度大一點的偏鋒也叫臥筆。有時連筆身、筆根都同時著紙。它出的效果:(1)墨色豐實、奇峭多變,適于表現(xiàn)粗寬物象(如樹干);(2)筆劃中間容易形成飛白,得到虛實變化的筆墨情趣;(3)筆劃邊緣一邊或兩邊容易毛澀不流于光滑,增加線條的形式美和筆墨情趣。
3.逆鋒和順鋒:逆即逆著筆鋒的方向向前運動,效果蒼勁潑辣,易于表現(xiàn)大石大樹等輪廓。順鋒即拖著筆運動,有一種流暢效果。適宜表現(xiàn)轉(zhuǎn)折不多的線,在花丼中如荷花桿等。
4.全鋒,即老筆。按明朝李開先的說法,就是破筆全鋒按下直掃,任意破散,也無法要求筆鋒在中在側(cè),一氣呵成,適宜于表現(xiàn)老梅、勁松、蒼藤、古柏、頑石等,有蒼老感覺。
5.藏鋒和露鋒。藏是用筆時,筆鋒藏在筆劃里面。藏鋒是正鋒起筆藏,收筆時叫回鋒。藏鋒有渾厚、含蓄的效果,沒有飄浮之感。藏鋒的反面叫露鋒,顯著單薄,鋒芒畢露,線條銳利,還有火氣。
6.破筆法。破筆似老筆但不同于老筆,老筆按到筆根,破筆是把筆頭散開一部分或全部。這種筆法適用于畫鳥類羽毛及松針等。
7.圓筆、方筆(篆書、隸書之筆法)。
總說用筆:描、勾、皴、擦、寫、畫、點、擢(音濁)、簇(音促)、摔(音左)、揉、拖。
此外還有許多手法與效果是屬于個人臆造的,或不常用的,類似的一些名稱如斫(音啄)、掠、劈、披(音批)、旋、搜、掃、撇、拖、刮、啄、卷、滾、擱、剔等等,還有如涮、斡(音臥)、烘、渲、染、潰(音滋)分、飛等都被列人筆法,其實應列入墨法。
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:小米手繪網(wǎng)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article-13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