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畫的形式
中國畫的形式多姿多彩,有橫、直、方、圓和扁形,也有大、小、長、短等分別,其形式也有許多種。
1.中堂
中國舊式房屋,正中的堂屋一般作為會客之所,稱之為中堂。放在繪畫中,就是指懸掛在堂屋正中壁上的國畫,是豎式的長方形作品。尺寸一般為一整張宣紙(分四尺、五尺、六尺、八尺等)。
2.條幅
長條形的字畫稱為條幅,如對聯(lián)由兩張條幅配成。尺寸一般為一張整宣紙對裁。條幅可橫可直,橫者與匾額相類。無論書法與國畫,都可以設(shè)計為一個條幅或多個條幅。常見的格式有兩種:寫成兩行或三行的;居中寫一行的。書寫內(nèi)容一般為格言、警句或一句詩詞等。直掛的長條字畫,單幅的稱單條,成組的稱屏條。
3.小品
所謂小品,是指體積較小的字畫??蓹M可直。裝裱之后,適宜懸掛較窄的墻壁上或較小的房間內(nèi)。
4.鏡框
將字畫用木框或金屬裝框,上壓玻璃或膠片,不反光的玻璃和現(xiàn)代膠片,不會影響人對畫面的欣賞,所以也很受歡迎。
5.卷軸
卷軸是中國畫的特色,將字畫裝裱成條幅,下加圓木做軸,把字畫卷在軸外,以便收藏。
6.扇面
根據(jù)折扇或圓扇的扇面的形狀作畫。由于圓形或扇形的形式美觀,所以有人將畫面剪成扇形再作畫,然后裝裱,別具風(fēng)格。
7.冊頁
將字畫裝訂成冊,稱為冊頁。冊頁可以折疊畫面各成方形,而與下列長卷有不同之處。
8.長卷
將畫裱成長軸一卷,成為長卷,多是橫看。畫面連續(xù)不斷,較冊頁逐張出現(xiàn)不同。
9.斗方
將小品裝裱成一平方尺左右的字畫,稱為斗方??蓧虹R,可平裱。
10.屏風(fēng)
單一幅可擺于桌上者為鏡屏,用框鑲座,立于八仙桌上,是傳統(tǒng)裝飾之一。至于屏風(fēng),有單幅或折幅,可配字畫,做立地屏風(fēng)之用。
11.絹本
將字畫繪制在絹、綾或者絲織物上,稱為絹本。古畫絹本雖多,但易被蟲蛀,易被折損,反而紙本更易保存。絹本看起來較名貴,但底色不及紙本潔白。由于絹本繪畫前準備工夫較多,故不及紙本通行。
12.紙本
中國字畫用紙大致可以分為兩種,一種容易受水的是生宣;生宣加了礬水就不易受水,是熟宣。
13.壁畫
古人在墓穴、洞穴、寺壁、宮廷等繪制大幅壁畫,不少壁畫遺留至今,成為國寶。
14.瓷器
花瓶、杯碟、鏡屏等器皿,亦有字畫制作,所用顏料及制法不同,但字畫原理及欣賞不變。
15.其他用品
除瓷器外,還有日歷、燈罩、鼻煙壺甚至現(xiàn)代領(lǐng)帶及衣物等,亦有以字畫作裝飾,而且十分流行,別具一格。西方盛行的圣誕卡等,用中國字畫作圖案者甚為普遍。
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:小米手繪網(wǎng)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article-8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