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山行旅圖
本幅自識“錢塘戴文進寫”,鈐印二,文不辨。
此圖所繪雪景寒林和關山行旅內容,是古已有之的題材,北宋李成、范寬、郭熙流派最擅此道,李成的寒林、范寬的雪山和郭熙的行旅,還被后人視為楷模。戴進也多冇雪景和行旅之作,畫法亦淵源于北宋三大家,反映出他宗法北宋山水的師承傳統(tǒng)。但由于他主要從南宋“院體”脫胎時出,因此在這類題材中仍摻入了若干馬、夏的畫法,呈現(xiàn)出南、北宋融合的趨向;并在不同時期又融入曾汲取過的其他傳統(tǒng)技藝,從而顯爾出階段特色。此幅作品未署年款,從畫風分析,與中年時期創(chuàng)作的《冬景山水》軸、《夏景山水》軸、《溪橋策蹇圖》軸以及有乾隆戊戍御題的《山水》軸等具較多共性特征,可大致定為中年時期作品。
此幅山水的體貌、構圖、皴法、筆墨是明顯的南、北宋融合趨向,并帶有不定型、欠成熟的中年階段特色。畫面正中主山由層層疊荇峰巒組成,直插天際,其突兀時起之勢及居中布局近似范寬。山石體貌起伏凹凸,險峻奇異,又脫胎于郭熙“鬼面石”;多弧形圓曲的勾皴亦仿佛郭熙的“卷云皴”;松樹紛披的枝杈也從郭熙“蟹爪枝”變出,可見此圖畫法以北宋傳統(tǒng)為主。然而,也摻人不少南宋馬夏之法,構圖上主山分割成左右兩景,左實右虛,下實上虛,無疑融入了“夏半邊”和“馬一角”的布局法;山石輪廓線圓轉中時見銳角,皴筆正側鋒并用,點折拖刷結合,用筆縱逸隨意,這些畫法多取自馬、夏。故此圖整體畫風在奇險雄闊中兼具簡率放逸,畫法在揉合南、北宋時帶拼湊痕跡,屬于戴進中年時期較典型的面貌。(單網強)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小米手繪網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pic-115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