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良,字以善,南海(今廣東廣州)人。明成化、弘治年間宮廷畫家,以花鳥畫著稱。他的生平事跡經(jīng)考證,少年時曾在廣東藩司當差,送遞奏章,并學畫于顏宗和何寅;成化年間經(jīng)廣東布政使陳金推薦,進京入宮,供事仁智殿,從工部營繕所丞升到錦衣衛(wèi)鎮(zhèn)撫;弘治七年(1494年)前已去世,享年六十余歲。
他的花鳥畫有工筆設(shè)色和水墨寫意兩種,設(shè)色花鳥受邊景昭影響,精巧清麗;水墨寫意最負盛名,此系淵源于宋代“院體”,更多吸取南宋簡勁放縱畫法,兼融草書用筆,遂創(chuàng)造出遒勁縱逸、氣勢雄健的花鳥畫新風,在宮廷花鳥畫中自樹一幟,成為一大流派。
以蒼鷹為題材的作品,在林良花鳥畫中數(shù)量最多,也最典型地反映了他的水墨寫意特色。林良取材多為雄健壯闊的自然物像,如鷹、雁、鶴、鷺、孔雀、錦雞等禽鳥,以及蒼松、古樹、灌叢、蘆荻等野生草木,并用豪爽酣暢的水墨寫意法加以表現(xiàn),恰當?shù)乇磉_出生物天然野逸之趣。其中蒼鷹最具有雄健之氣勢,故所作也最多。(單國強)
林良《雙鷹圖》軸賞析
林良《雙鷹圖》軸,絹本、墨筆,176x100cm,廣東省博物館藏。
此幅《雙鷹圖》軸為林良杰出的代表作。其上自識“林良”,鈐“以善圖書”印,無年款。圖繪一對棲止在巉巖之巔的蒼鷹,突出刻畫其威嚴勇健的猛禽本性。雙鷹尖喙利爪,H光犀利,儀態(tài)威猛;屹立之鷹更顯矯健,它的鉤爪緊扣山崖邊緣,探首前視,似在搜索獵物,透出鷹瞵鶚視之威。環(huán)境也著力渲染肅殺、荒寒氣氛。巉巖嵯峨崢嶸,峰巒聳立云端,枯木枝杈紛披,一派蕭索秋意。此一背景也襯托出蒼鷹在嚴酷環(huán)境下強焊無畏的氣概。有意思的是,畫面左上枯枝叢中還隱藏著一只喜鵲,正密切注視著雙鷹的一舉一動,抑或慶幸自己的幸免于難?畫家安插這一細節(jié),生動表現(xiàn)出自然界生物之間的微妙關(guān)系,頓使作品天趣盎然。
此圖畫法也自具特色。寫意而又不失真實,放逸中寓法度。雙鷹純用水墨,勾勒、沒骨相間,洗練而又準確,粗屮見細。如羽毛,以淡墨干筆勾皴出柔細的身羽,用濃淡闊筆點染出正羽和尾羽,再一施濃墨畫羽翼,使鷹翅極富堅實感,羽毛的不同質(zhì)感剛?cè)岱置鳌S秩缡?、爪、喙、睛用焦墨勾點,突出其犀利;鷹爪在勾勒后略暈淡墨,于堅利屮見韌'賊質(zhì),兩者也加以細致區(qū)別。故林良的寫意花鳥,與后世文人的潑墨大寫意花鳥有很大不同,仍然保留了“院體”畫重形似和法度的痕跡。(單國強)
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:小米手繪網(wǎng)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pic-17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