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之冕,字服卿,號少谷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,書工古隸,畫以花鳥著名。他在家中蓄養(yǎng)各種飛禽、鳥類,經(jīng)常觀察它們的“飲啄飛止”的動態(tài),因此筆下的花鳥既逼真又生動?;ɑ苋诤详懼卧O色工筆和陳淳水墨寫意法,兼工帶寫,用線條勾勒花形,以墨色點染葉子,創(chuàng)立了“勾花點葉派”。作品立意生動,設色鮮妍,促進了花鳥畫的發(fā)展。王世貞論其畫云:“勝國(指明代)以來,寫花鳥者無如吳郡,吳郡自沈啟南之后,無如陳道復(1483?1544年)、陸叔平(1496?年),然道復妙而不真,叔平真而不妙,之冕似能兼撮二者之長。”(見姜紹書《無聲詩史》)他工寫結(jié)合的獨特畫風對晚明的花鳥畫影響甚大,“后人師之者多,偽者亦廣。”(韓昂《圖繪寶鑒續(xù)纂》)女婿喬郁枝,以及王維烈、王醴、柯士璜等人都學他的畫法。
之冕性格狂放不羈,嗜酒落魄,故“不甚為世人所重”,其生平事跡記載不多。(傅東光)
周之冕《百花圖》卷賞析
周之冕《百花圖》卷(局部),1602年,紙本、水墨,31.5x706cm,北京故宮博物院藏。
此幅水墨畫四時折枝花果,計有牡丹、玉蘭、蘭花、繡球、辛夷、垂絲海棠、蝴蝶花、芍藥、金盞花、桃花、梨花、枇杷、荷花、薔薇、百合花、梔子、石榴、秋海棠、蒲公英、野菊、萱花、紫薇、秋葵、雞冠、竹葉、芙蓉、菊花、桂花、水仙、芝草、梅花三十一種。花用勾勒,葉則落墨成形,突破了前人“勾勒賦色”的傳統(tǒng)。由于畫家勤于對自然界的觀察,雖用筆不多,卻能真實準確地把握各類花卉的形與質(zhì),反映了其“勾花點葉”的典型畫風。全卷雖純以水墨寫成,卻能以墨為彩,通過濃、淡、干、濕、焦的變化表現(xiàn)百花斗艷的豐富色彩,發(fā)展了中國畫“墨分五色”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給人以色彩紛呈之感。
每類花旁,分別有張鳳翼、陳繼儒、文葆光、杜大綬、文震孟、錢允治、韓道亨以及乾隆皇帝等題詩,彌補畫意不足,詩畫相映,使得該圖卷更顯豐富多姿。(傅東光)
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:小米手繪網(wǎng)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pic-17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