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葡萄圖
徐渭《墨葡萄圖》,水墨紙本立軸,166.3cmx64.5cm,故宮博物院收藏。
墨葡萄圖作者簡介
徐渭(1521?1593),初字文清,后改字文長,號天池山人、天水月、青藤居士等,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,明代著名文學家、書畫家。生性狂放不羈,卻又才華橫溢,在書畫、詩文、戲曲等方面均取得較高成就,遺有戲曲論著《南詞敘錄》,雜劇《四聲猿》,詩文《徐長文全集》《徐文長佚稿》等,繪畫作品有《墨葡萄圖》《牡丹蕉石圖》《驢背吟詩圖》等。
墨葡萄圖藝術特色:
《墨葡萄圖》楚徐渭大寫意花卉風格的杰出代表,此圖純以水墨畫葡萄,畫如右上方的四分之一處,一藤干斜勢而出,橫貫紙面。隨后畫家以飽含水分的潑墨寫意法,點出葡萄葉子,又以筆尖,曲曲折折、吞吞吐吐、逶逶迤迤而富有節(jié)奏地穿捕藤蔓,藤條紛披錯落,向下低垂,綴滿了一串串葡萄,葡萄以淡墨點子攢成,臍則用濃墨點,看上上鮮嫩欲滴,瑩剔透。整幅圖水墨酣暢,渾然天成。
墨葡萄圖藝術導讀:
徐渭(1521年?1593年),浙江紹興人,初字文清,后改文長,號青藤、天池。他的父親晚年納繼室苗宜人的侍女為妾,生徐渭;因此,徐渭屬于庶出,這就影響到他在家庭中的地位。徐渭出生才滿百日,父親就去世了。好在苗宜人很疼愛他,讓他接受很好的文化教育。等他年歲稍長,苗宜人也去世,他就只能依附兄長過活;結婚后又去了岳父家寄住。不久,他的兩位兄長相繼遭遇不幸,隨后妻子又病逝,一連串的打擊使他備受刺激。
更為神奇的是,盡管他很早就表現出文學上的天賦,經史子集、詩詞歌賦、天文地現乃至兵書奇謀,無所不知,但參加鄉(xiāng)試卻接連八次落榜,只能以“秀才”終身。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個諷刺。個中原閃,可能是他的個性太強,不習慣考試的八股文套路。而且他的一位老師曾經告訴他,讀書不要死記條文,他可能把這句話當真了,總是按照自己的性子來理解古書。既然考不上進士,徐渭就只能把天才發(fā)揮在其他方面,如整理戲曲材料,寫戲曲等等,當然還有書法和繪畫。
徐渭曾經胸懷大志,不但文章過人,而且學過劍術,飽讀兵書,懂得行兵布陣的道理,本來想干一番事業(yè)的,不料這些本領也沒有給他帶來命運的轉機。嘉靖年間,倭寇侵犯沿海,朝野震動,嘉靖皇帝派胡宗憲以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的身份進行清剿。胡宗憲聽說徐渭有軍事才能,連忙來聘他入幕府。因為胡宗憲是嚴嵩的要人,徐渭堅決不敢受。后在別人的勸說下,勉強到幕中打了一轉,旋即回家了。次年,胡宗憲請徐渭作《獻白鹿表》,轟動一時。胡宗憲給了他一些潤筆,生活也逐漸有了起色。
可惜好景不長。過了幾年,嚴嵩倒臺,胡宗憲也牽連下獄,隨后自殺。徐渭總覺得大禍將臨,精神開始崩潰。他幾次試圖自殺,先是以斧頭砍破自己的頭,血流滿面,但沒有死;后來又用長釘從左耳釘入,用錘子敲碎腎囊。盡管多次折騰,幸好老天開眼,總算撿回一條命。最后因為失手打死他的妻子而進了監(jiān)獄,6年之后才在朋友的幫助下脫身囹圄。
這種悲慘的遭遇使徐渭無法以平和的心態(tài)來面對生活,由此也影響到他的藝術。由于終身只楚個小小的秀才,不能結交官僚朋友和收藏家,所以活動范圍始終有限。但也形成某種優(yōu)勢:他的書法和繪畫風格基本上是自發(fā)形成的,獨來獨往,無所依傍。他喜歡間花鳥,并賦予畫中的形象一些象征的意義,以此來發(fā)泄自己的悲憤和不滿。所以他的畫完全沒有粉飾太平或無病呻吟的成分,而是真實地反映著自己的心情。
這些特點在他的《墨葡萄圖》軸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來。畫面描繪的是一叢葡萄,枝葉從右邊伸過來,由于枝條伸出了畫面,中間還有一塊空白。上方是那首著名的詩:“半生落魄已成翁,獨立書齋嘯晚風。筆底明珠無處賣,閑拋閑擲野藤中。”署名“天池”。詩的意思是說自己一生潦倒,現在已經變成老翁了,就像一顆珍珠,由于沒有人識貨,隨隨便便地扔在草叢里,被埋沒了。這里的“明珠”,落實到畫面上,顯然就是葡萄。
也正因為徐渭畫畫的目的是發(fā)牢騷,所以畫得像不像,對他來說并不重要。葉子和葡萄都畫得十分粗疏,乍一看,簡直不知道是什么東西。而且構圖也沒茍任何道理,非常隨便,既不講究平衡,也不講究穩(wěn)妥。葡萄的枝干硬生生插進畫面,沒有來歷,也沒有去向。最絕的是那首詩,占據了畫面的左上角,右上角就這么空著。字也很野蠻,只顧順著筆畫寫,字與字之間、文字與畫面形象之間完全沒有照應和揖讓。好在徐渭的書法功底很深厚,雖然他的書法同樣沒有規(guī)矩,看起來楚胡亂寫,但點畫相當生動,充滿靈氣,虎虎生風,讓人在數百年后似乎還能聽見他的筆劃過紙面的聲音。
可見徐渭完全是憑感覺在畫畫,他不肯依賴和遵循一切已有的慣例和程式?;蛟S他頭腦里根本就沒想那么多的東西,只是讓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傾瀉到紙上;或許他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是個畫家,而應該是一個救黎民于水火的政治領袖,或者是一個運籌帷幄之中、決勝于里之外的軍事家,可是這一切都落空了,到頭來只能以狂圖亂寫來打發(fā)清貧閑窘的時光,因此就隨便畫吧,只要能滿足一時的痛快,宣泄心中的苦惱就行了。
然而徐渭可能沒有想到的是,這種無可奈何的狀態(tài)正好是藝術創(chuàng)作的最高境界,因為正是在這種心境下,藝術家可以獲得最大的自由,進入徹底忘我的創(chuàng)作狀態(tài)。這種創(chuàng)作狀態(tài),是多少藝術家夢寐以求的。有些畫家刻苦磨煉自己的技巧,最后卻悲哀地發(fā)現,他們離徐渭這樣真正的創(chuàng)作狀態(tài)越來越遠。所以盡管徐渭沒么進人什么繪畫的傳統(tǒng),他既沒也條件也打心眼里不想進入那個使千千萬萬名身上掛著“藝術家”牌子的人焦頭爛額的傳統(tǒng),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,他竟然就這樣輕輕松松地完成了對傳統(tǒng)的最大革新和突破,使水墨花鳥畫藝術達到廣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,乃至于后來的很多畫家,包括鄭板橋和齊白石,都心甘情愿做這位“另類”畫家的“門下走狗”!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小米手繪網 » 拼音王國手抄報模板,http://yexst.cn/html/pic-1195.html